廊坊网络公司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统一服务热线:

400-000-2620

X

中高端网站定制开发服务商

与我们取得联系

400-000-2620     0316-2097660

浙江上千山民入夜捉知了 手电筒照一晚赚上百元

2016年07月11日 访问量:4088

有竹林的地方就有知了,有知了的地方就有电筒光,每一个电筒后面就是一个山民,他们左手拿电筒右手提着水桶,电筒这么一照呀,刚刚从土里爬出来的知了一览无余。

这几天,杭州临安天目、太湖源、於潜等地的山民都在忙这事儿。

而这些知了最终会被冷藏、运送、清洗、油炸,然后端上餐桌。即使在普通的餐馆里,用知了做成的“酥蝉”也要卖五六十元/份,这样的价格和小龙虾相仿。

抓虫大军夜夜出没

临安上千人“围捕”知了

只要运气稍微好一点,晚上7点出门凌晨零点回家,5个小时就能获得150元左右的收入。他们要做的仅仅是拿个手电,一遍一遍在竹林里捕捉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知了。这种知了的市场售价大概是1元/个。

临安上阳村不大,五六十户人家,但从6月中旬开始,几乎家家户户一到晚上就都往竹林钻:人手一个电筒,一个装了少许清水的塑料桶(桶里有几厘米高的水,用来装知了)。

“只有这个时节,6月中旬到7月中旬,知了刚刚从土里出来,行动慢且不会飞。”陆师傅今年40岁,他算是村里的抓知了高手。“抓得多了就知道哪片竹林里知了多,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晚上就能抓三四百只。”他说抓知了很容易,用手电筒往地上照,看到知了捡起来就行。也正因为没有什么特殊的抓捕技术,所以村里男女老少都在抓。

7月3日,临安下村一个村民告诉钱报记者,她一晚上最多抓了364只知了,平均下来每晚抓100只的样子。

在临安上阳、下村等村庄抓知了并不仅仅是山民,还有很多从临安市区甚至从安徽赶来的人。“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得有上百人在村里抓,每晚抓走的知了少说也有上万只。”一位陈姓山民说,外地来的人更专业,抓的知了也更多。

钱报记者先后在临安天目、太湖源、於潜等地农村采访证实,当地有上百个村庄都有人在抓知了,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被人从竹林捉走的知了可能达到数千万只。

“酥蝉”已成名菜

价格媲美小龙虾

从钻出泥土到爬上毛竹,再到蜕壳,最后长翅,整个过程需要四五个小时,村民们就是利用这段时间把知了一一抓回来冷藏,然后出售。

钱报记者曾走访上阳村6户村民,发现他们存放在冰箱里的知了总数超过了1.1万只。

“如果你要得多可以便宜点,0.7元/只,论个点。”张婆婆今年71岁。买主一般都是“城里人”,或者来玩的游客,或者专门给烧烤摊、餐馆“找货”的中间商。“有些时候中间人压价太厉害,谈不拢,宁可放冰箱。”

这道名为“酥蚕”的菜已经变成了临安城区不少饭店的招牌。临安功臣山路上有一个饭店的“酥蝉”很有名,一盘油炸知了大概40个,卖78元。“口感很好,高蛋白,是只有这个时节才能吃到的时令菜,比较受欢迎。”店主说,他这里每天大概要卖掉50份,这样的售价媲美小龙虾。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过度捕捉会破坏生态平衡

蝉的幼虫会在孵化后钻入泥土,依靠吸食树根中的汁液生长。这些小东西的生长发育相当缓慢,通常要在地下的洞穴中蛰伏3年以上,北美洲的一种蝉更是需要17年之久才能长大。

《中国药材学》记载,知了幼虫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现在人们吃的是成虫,吃了会影响健康吗?

“昆虫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在原本的生态环境中,知了会自动调节数量进行平衡。”浙江大学昆虫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莫建初说,过度捕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他说,以知了为食的鸟类、知了、植物(杨树、柳树等)三者构成了生物链,知了突然减少,原本的生物链被破坏,鸟类也会减少。同时,他认为市场销售的知了都是野生的,难免会携带寄生虫,如果要食用的话务必煮透、炸透。另外,过敏体质、肾脏不好、痛风的患者更不宜多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于与互联网(注明原创稿件除外),如文章或图像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