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搅局供应链融资 资管产品标准化待解
互联网金融创业者开始掘金供应链融资。
记者了解到,一家专注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企业,过去一年累计为企业提供逾35亿元的供应链融资额。
但部分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商早已不甘心成为供应链融资市场的“搅局者”,他们甚至动起供应链融资资产证券化的点子。“目前,已有相关机构通过P2P模式销售供应链融资产品,但要将众多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需求进行批量包装,设计成面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销售的资管产品,必须迈过产品标准化这道坎。”一家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机构主管直言,不少同行为此费了不少功夫,收效却并不高。
供应链融资如何互联网化?
据央行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仅2012年中国小微企业手中能够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资产规模达到26万亿人民币,但去年国内涉及供应链融资的保理业务总量达到5219亿美元,仅仅满足17%市场需求。这驱使多家银行纷纷抢食供应链融资这块蛋糕。
这某种程度给互联网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以一家互联网企业平台为例,它先与大型核心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后者批量邀请其上下游供应链中小企业入驻,并获得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款等交易数据信息,通过电子化的信息审核、数字签章等技术手段完成融资审核与融资签约,最终对接银行或保理公司提供相应的供应链融资贷款。
由于所有业务操作都是在互联网平台完成,加之银行可以随时查阅企业财务数据评估贷款风险,可以降低贷款成本。目前,银行通过该互联网平台,给予的供应链融资贷款利率基本在同期基准利率上浮10%-40%。
“通常,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商主要聚焦期限半年以内、额度偏小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与银行青睐的单笔500万额度以上,账期超过6个月的供应链融资需求形成错位竞争。”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银行与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商更多时候属于合作关系。具体的合作模式,就是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商获取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款等数据信息,并对接给各家银行,促成这些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融资。
资管产品标准化待解
不过,一些互联网企业计划将供应链融资设计为资产证券化产品,但这并非易事。
前述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机构主管透露,首先要迈过的一道坎,是产品信息透明度。通常,核心企业是不愿公开自身上下游供应链的交易数据,因为这涉及到各家上下游供货商的实际贸易额与结算方式,往往被企业视为商业秘密。
为此,个别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服务商只能借助P2P产品,曲线实现供应链融资的资产证券化,毕竟P2P产品对借款方信息披露要求并不高。
“但是,P2P产品模式交易金额最多不超过数万元,能创造的收益并不高,一旦这些机构能够设计出面向机构投资者销售、动辄近亿元的供应链融资资管产品,仅产品设计费与利差收益就能超过数百万元。”他表示,为此个别同行打算通过技术性手段,绕过产品信息透明化这道坎。
所谓的技术性手段,主要是在合规操作的前提下,将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名称或一些交易特征隐去,换成A公司、B公司替代,仅仅保留简单的库存,应收账款,销售数据等信息供投资者评估产品收益风险比。
然而,一名专业人士指出,隐去这些公司名称与交易特征,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目前这种做法也缺乏相应的金融监管措施。
一名保险业咨询公司人士透露,个别保险公司创新业务部此前曾研究投资这类供应链融资资管产品的可操作性。但他们普遍反映,这类资管产品类似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了不同类型的众多中小企业,每家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还款账期与还款方式又不尽相同,难以做成标准化产品,除非能够引入保理公司或信用保险对产品进行增信(甚至是违约兜底赔付),否则审批流程将变得相当繁琐费劲。
“他们还担心,若企业提前还贷,也会影响到供应链融资资管产品的整体收益。”在他看来,供应链融资资管产品的标准化征途,道阻且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于与互联网(注明原创稿件除外),如文章或图像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上一篇:企业网站更新中注意--交互问题